家寧媽不忍了!首發聲拋6點反擊:變更頻道收益到個人戶頭
網紅Andy與家寧過去以「情侶互整」題材影片走紅,但2人於2024年10月宣布分手。Andy11日上傳影片稱「眾量級CROWD」的YouTube頻道被家寧一家人奪走,甚至連商標都被家寧媽在2020年提前註冊,引發熱議。對此,家寧媽以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名義發聲了。

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聲明
茲針對近日王崇睿(Andy)先生對本公司負責人曾淑惠女士及本公司旗下藝人張家寧女士之間的紛擾,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特此聲明如下,以釐清事實,避免大眾誤解:
- 關於公司設立與薪資發放
王崇睿先生與張家寧女士於2016年共同經營「眾量級」頻道,後期雙方協議由本公司統籌管理,以確保「眾量級」頻道營運的專業性與與藝人演藝事業的穩定發展。
考量當時兩人年齡尚輕,且過去曾有投資失利經驗,加上演藝收入存在不確定性,曾淑惠女士為保障兩人基本生活,經兩人同意決定採取固定薪資制度,同時根據頻道及其他演藝工作的收益發放額外獎金,以兼顧財務穩定與長期發展。
- 關於王崇睿先生的薪資與財務結算
自2018年10月至2024年9月,王崇睿先生除每月固定薪資外,亦透過績效獎金及其他收益分配獲得相應報酬,與王先生之指控不符,金額差距甚大。本公司始終依據頻道營運狀況發放相關薪酬。此外,針對雙方分手後因財務作業延遲且王先生先委託律師發函給本公司,本公司慎重處理回應而未尚未結算完成的部分,本公司已於近日完成相關核對,尚待雙方協調確認。
另經內部檢視,本公司發現王先生於特定期間內,曾自行變更頻道收益分配至個人帳戶,相關情況應由王先生向大眾說明,以確保資訊透明。
- 關於頻道管理權
「眾量級」頻道及相關社群帳號(包含YouTube、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由王崇睿先生與張家寧女士共同創立、團隊人員分工合作共同經營。然而,2024年10月後,公司發現YouTube頻道收益帳戶已遭變更至王先生帳戶,本公司自目前為止無法提取該收入,並無惡意剝奪王先生的帳號權限。
此外,目前「眾量級」TikTok帳號的註冊電話仍為王先生的個人手機號碼,導致本公司無法登入並管理該帳號,相關權限問題仍須與王先生進一步協調處理。
- 關於股權與董事職務
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董監事改選,皆依相關法規定進行,且根據公司股東比例及當前營運狀況進行決策。此外,不論如何王先生目前仍為登記股東,期望王先生尊重公司營運實情,避免無端指控造成公司及全體股東難以回復的損害。 - 關於商標權及車輛所有權
本公司在2020年進行「眾量級」商標登記,當時因應王崇睿先生與張家寧女士雙方共同討論品牌發展與周邊商品(如帽子等)之商業規劃,基於保護品牌權益的考量進行註冊。然而,商標最初並未以公司名義註冊,而是以個人名義完成登記。本公司理解此舉可能引發誤解,日後雙方可協調商標權利歸屬。
針對參與拍片比賽所獲得的獎品車輛,王崇睿先生與張家寧女士雙方在實際看車後,並一起決定以額外補差價的方式更換其他車款,因此贈獎單位建議以個人名義辦理購買手續,當時便依此方式進行登記,實際上作為公務車使用。本公司已規劃未來將該車輛轉移至公司名下,納入公司資產管理,以確保資產運用的透明性與合規性。
- 關於法律程序
針對王崇睿之存證信函,本公司依法回應,並對任何不實指控保留法律追訴權。本公司對於不實指控及任何損害本公司聲譽之行為,將採取必要法律行動,以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之權益。
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3月14日
外國人投資台灣不動產意願低?專家:將有3000億境外資金投入房地產

郭逸加入追蹤
2024-04-29
瀏覽數 15,750+


Just For You
知識包下載》選校必備!最新學涯地圖獨家公開
近兩年,外國人在台不動產投資意願連續下滑,2023年的投資金額更是2012年以來次低,難道外國人對台灣的不動產投資市場毫無信心嗎?就在此時,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境外資將鬆綁,預估3000億元投入房地產買賣,雖然中央銀行認為與事實略有出入,但外國人的資金活水要挹注台灣,或許指日可待。
台灣房市炙手可熱,外國人投資現況卻不如預期?經濟部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外國人在台不動產投資連續兩年下滑;2022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3.66億美元,年減率達44%,到了2023年投資金額約2.38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減幅約35%,也是自2012年以來次低。

華僑、外國人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統計。住商機構提供
課稅太重!外國人不想投資台灣不動產
原因何在?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因為台灣的購屋外國人多為「外皮台骨」,政府擔心來自第三地公司的外資在台炒房,之前有房地合一稅對外國人短期購屋課重稅,2023年又加上 《平均地權條例》 新修法,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種種法規限制,加上國內案源不多,使外國投資態度轉趨保守。
徐佳馨提到,國內不動產市場局勢受政策影響,2023年交易量大幅下滑,且適逢2024年大選前夕,地緣政治亦觸動投資人敏感神經,加上台灣多數具有長期投資效益的不動產多為單一業主持有,現行法規以閉鎖期打房,讓缺案問題雪上加霜,外企投資腳步也趨緩。
除了政經局勢,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也分析,外國人投資也有不少為僑外資,在房地合一稅制被納入高稅率族群,需被課以重稅,同時2023年度《平均地權條例》新修法,規範私法人購置住宅,種種因素讓海外買家購置房地產較為保守。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訂閱
建物取得「減多增少」,高雄一枝獨秀表現好!

高雄在建物與土地數量與面積均大幅成長,猜測為日後因應高雄區域發展所進行的企業布局。池孟諭攝
當代藝術巨匠的美學哲思|訂閱《遠見》,收藏《江賢二:以美淨化人心》
此外,2023年全國取得建物所有權共1042棟,比2022年減少12.5%,為房地合一上路後新低,僅優於房地合一上路當年;取得土地所有權表現也不佳,比前年減少7.8%;細究內政部統計,全國及六都的建物取得是「減多增少」,全國筆數減少12.51%,面積增加22.28%,雙北仍居要角,而高雄則是六都唯一建物取得面積增加的區域,暴增497.61%。
徐佳馨認為,高雄在建物與土地數量與面積均大幅成長,猜測為日後因應高雄區域發展所進行的企業布局,需地極大,若順利通過相關審查,將對不動產市場提供極大貢獻。
綜觀這些數據,徐佳馨強調,近幾年稅制等政策打房,縱然是已經盡力做好節稅規劃的高資產客戶也吃不消,不過隨著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在禁止預售移轉與私法人購買住宅下,商用不動產相對優勢更強,而外國人購屋購地亦逐漸轉往雙北外話題區的趨勢將會延續。
不動產聯盟總會:今年預估3000億元投入台灣房地產
不過,接下來似乎要有一筆資金活水注入台灣的不動產市場了!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25日表示,境外資金回台專法管制即將在今年八月解封,預計有3000億元流入不動產,況且房市還有「綠色通膨」、「水電雙漲」、「實質性通膨」、「股市財富效應」等四大利多支撐,加上大地震後提醒國人耐震需求重要性,房價將易漲難跌,估計未來5年尚有10%~15%漲幅空間。
林正雄說,2019年上路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限制資金回台5年內資金不得購買不動產,第五到第七年可逐步提取,隨著首波管制將到期,以目前匯回達3351億元估算,相當於管制鬆綁後可創造上兆元不動產潛在購買力。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今年八月境外資金鬆綁,將有3000億元挹注台灣房地產。郭逸攝
對於不動產聯盟看漲房市,中央銀行則在隔天發布說明,經查,目前存放於外幣專戶尚未運用資金約42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380餘億元,並非3000億元。
央行進一步指出,由於五年閉鎖期從八月陸續屆滿,仍應依規定分三年逐年提取,每年至多僅得提取約新台幣400多億元,可自由運用於國內、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