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接客4次!美女主播轉戰「性治療師」賺翻了 遭爆月收42萬
曾因主持六合彩開獎節目而被封為「六合彩女郎」的香港美女主持人何慕詩,在2009年退出演藝圈後,改行成為一名性治療師。她不僅成功轉換跑道,還憑藉專業知識與服務質素,創下每月收入高達10萬港元(約42萬台幣)的亮眼成績。

香港美女主播何慕詩。(圖/IG@jesuiscynthia)
何慕詩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主修電影與電視。雖然當時事業發展順利,但她坦言,公眾人物的身份讓她感到受限,萌生改變的念頭。對醫學抱有興趣的她,看好性治療行業的潛力,於是決定赴澳洲雪梨大學進修「性健康輔導治療」碩士課程,並逐步進入性治療領域。
她的服務涵蓋性別認同、婚姻輔導及性心理健康等範疇,主要以心理層面的輔導作為切入點,透過談話療法與心理治療協助病患解決問題。
儘管事業成績斐然,何慕詩坦言工作中不乏挑戰。她曾遭遇客戶提出「口手並用」的不當要求,甚至收到不雅照片與訊息,令她感到冒犯。據悉,何慕詩每週僅接待3到4天客人,每日最多處理4組個案,每小時收費約1200至1500港元(約5082至6352台幣)。
《中天關心您|拒絕性騷擾及性暴力,尊重身體自主權,請勇敢說不》
◆保護專線:113/110
◆婦女救援基金會:02-2555-8595
◆現代婦女基金會性暴力防治組:02-7728-5098
台灣2房物件價格…可買東京4層樓透天!利菁危機入市 擁日本6億房產
2025-02-18 08:17 遠見/ 文‧郭逸房地產

赴日買房已成投資風潮!相中甜甜的匯率,台灣人紛紛赴日投資,包括知名藝人利菁,趁著311震災危機入市,已經賺了一段時間,而且當時的匯率還要0.42,現在是絕佳入場時間,她也首度曝光手上現值6億台幣的日本房產。
現在在台灣買一個兩房的物件,在日本東京居然可以買一棟四層中古樓,而且每坪折合新台幣只要40、50萬元!這是藝人利菁的房子。
她也首度曝光手上現值6億台幣的日本房產,包括位於東京都品川區的商辦大樓,以及新宿百人町的兩間套房。

311震災後危機入市,利菁跟上日本房市熱潮
頗具生意頭腦的利菁善用工作攢下的銀彈,靠著投資日本房地產及經營民宿事業,坐擁可觀現金流,即便前段時間休假,也不用擔心生計。她曾透露,在日本的一處商辦大樓,每月就進帳新台幣75萬元。
2月14日情人節,利菁出席日本不動產開發公司「東京明豐」的台灣分公司開幕,暢聊投資心法。「我年紀比較大,可以找到投機的時間點啦!」她笑稱,日本311地震期間,房市大崩跌,房價盪到低點,許多店面、商辦都釋出,她決定趁此入場。
日圓匯率甜,日本分行房貸客9成來自台灣
至於利菁現在手上有多少房產?賺了多少錢?她笑說:「國稅局還是會看的。」
利菁說,遙想當時匯率高達0.42,只要頭期款丟進去,房子就會自己養自己,有時候靠著收租,還有零用錢可花,「現在匯率更甜,更是很好的入場時間,而且台灣人都可以貸款,很多銀行都設點了,所以很方便。」
日本房市有多熱?台新銀行曾揭露,東京分行立足日本8年,房貸業務成長顯著,不動產放款占總放款金額已達5成,且房貸客戶有9成來自台灣,其餘來自香港及新加坡等地。
當然,日本房地產相關資訊有時候仍不夠透明,需要專業人士協助。因此,利菁找上東京明豐,「我是取經的態度,希望他們在日本可以給我很多經驗。」

相中台人投資熱,東京明豐、利諾喜陸續登台
利菁趁機詢問東京明豐總經理內田千博,以東京來說,現在地價上漲,而且會持續往上走,是不是可能再次面臨經濟泡沫化?
「我們很常收到客人詢問,房價漲了是不是泡沫呢?1980年代泡沫經濟是因為投機炒作,現在是實體經濟供需平衡的成長,不算泡沫。」內田千博提到,當時日本經濟瓦解是因為超貸,銀行都沒有審查,之後經歷金融危機、雷曼兄弟等事件,銀行審查機制更嚴格,至少要一個月。
除了匯率甜、房市熱、借貸又有保障,內田千博直言,愈來愈多台灣人搬著新台幣到日本投資,東京明豐也藉此機會拓展事業版圖,在台灣設立分公司。
東京明豐已在東京23區提供超過150棟「全新整棟投資租賃住宅」,台灣分公司透過集團的整合系統,提供高淨值富裕層客戶投資日本的各種服務。藉此,台灣人投資日本房地產變得單純,無須擔心在日本的房產及資產管理問題。
除了東京明豐,日本網路不動產投資服務公司「RENOSY」(利諾喜)去年9月也登台了,他們觀察發現,台灣人除了投資,買房再出租,賺取租金,再來就是自住,想要移居日本;最後是買一間房度假、養老的「second house」(第二間房)。
「放眼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香港、台灣,去年8月份算起,在日本的消費者就成長三到四倍,」利諾喜台灣事業負責人渡邊信洋也提供另一個消費力上升的參考數據,也就是「觀光客」,中國2023年赴日旅遊200多萬人,「光是台灣就有400多萬人飛到日本旅遊!消費金額高達7786億日圓,排名外國旅客之首。」這也意味著,日本鬧區的房地產有升值空間。
雖然不是人人皆利菁,可以擁有龐大資本且選在危機入市,靠著日本不動產賺錢,但日本的投資熱潮仍在持續,或許可作為資產配置的標的之一,但下手之前仍要做好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