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le Page
VIDEO HO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VIDEO HO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0度線來了!「七星、大屯山」有望飄雪 本週末全台「進冷凍庫」

admin79 by admin79
February 7, 2025
in Uncategorized
0
0度線來了!「七星、大屯山」有望飄雪 本週末全台「進冷凍庫」

0度線來了!「七星、大屯山」有望飄雪 本週末全台「進冷凍庫」

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寒流7日南下,各地陸續有感降溫,8日到9日最冷時段過了之後,還會持續影響到10日,局部低溫下探5度,同時「零度線」將從7日晚間到8日來到海拔1000公尺,北部七星山、大屯山可望下雪。

本週末8日到9日將進入寒流最冷時段,全台7日起有感降溫,最低溫可能只剩5度。(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李孟軒說,寒流正逐漸南下,7日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地區率先降溫,其他地區則在午後陸續降溫,一路影響到10日清晨,北台灣下午到晚間有局部10度以下低溫,其他地區也在下半天降溫。同時水氣較多,桃園以北、東半部留意局部短暫雨,竹苗山區也有零星降雨,入夜後雨量減少。

  • play_circle_outline不菸不酒還是躲不過!翁假牙磨2cm潰瘍 數月未痊癒竟罹舌癌
此波寒流影響期間,水氣較少,要等到12日鋒面與東北季風接近時,雨勢才會再來。(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8日白天北部、宜花高溫預計都不會超過14度,天氣偏冷,但水氣較為減少,桃園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李孟軒指出,清晨台南以北、宜花低溫將在10度以下,北部近山區平地低溫可能再下探5度至6度,離島金馬在10度以下,其中馬祖只剩5度,並留意輻射冷卻影響。

本週末受寒流影響,低溫有感,下週末前會短暫回溫。(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9日清晨還有1波低溫,可能落在10度以下,到10日清晨仍受寒流影響,但有減弱趨勢,白天氣溫略微回升,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有雨。11 日至12日高溫有望增加到20度以上,且水氣最少,僅東半部有零星降雨。

13日鋒面接近,南方雲系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平地也有零星雨勢。14日鋒面通過以及東北季風增強,中部以北、東半部持續有短暫雨。

此外,李孟軒提醒,7日到8日清晨中部3000公尺以上高山有降雪機會,7日傍晚到8日白天的北部、東北部1000公尺以上高山也有下雪機率,加上零度線降到海拔1000公尺,因此七星山、大屯山山頂都有望見到雪花飄飄。

哪些房企在长冬中过得不错,为什么?

哪些房企在长冬中过得不错,为什么?

新浪财经APP举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

2024年房地产行业仍未止住下滑势头,全年新房销售96750亿元,同比下滑17.1%,减少19957亿元。对应到企业端,2024年房企销售前十名销售总额21008亿元,2023年房企销售前十名销售总额28249亿元,2024年比2023年减少7241亿元,-25.6%。多数房企仍在竭尽全力地化解债务和保交楼。

从2015年至今,房地产行业走出一个倒V形曲线。在2014年的短暂下滑后,房地产行业2015年又恢复了高速增长,千亿房企阵营持续扩容,百强企业拿地规模也在连年上升,2021年房地产行业达到峰值,当年新房销售181930亿元。

但从2021年下半年起,众多房企就险象环生,多年位列行业前三的恒大于当年9月爆雷——无法支付银行到期利息,成为行业转折点。进入2022年,更多房企债务缠身,真实地挣扎在“活下去”的边缘。

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这一模式曾是房企扩张规模、提升行业排名的“密码”。如今很多房企陷入存量房难消化、土地难开发、现金流吃紧、债台高筑等结构性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行业即将进入寒冬之时,企业仍在过度投资、没有及时收缩。

那么,是否有房企先知先觉、知行合一、未雨绸缪,提前采取收缩政策,并在寒冬真的到来后发展较为顺利呢?我们用“年度拿地金额”这一数据做了观察,因为拿地多少,是判断房企经营策略激进、稳健、保守的核心指标。

我们发现,没有一家房企预见了2021年之后的行业大下滑,并在此前主动收缩。但经营策略稳健的企业,虽然在2015年-2021年的行业大跃进阶段表现没那么亮眼,此后却得以避免债务危机,甚至迎来发展机遇。

文中所用的数据,如无特别标注,均来自中指研究院。

有房企“未雨绸缪”吗?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1年各企业拿地决策统一性并不强,有的扩张有的收缩。但2018年到2020年行业普遍扩张。我们以2018年房企拿地榜前20名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在2018年-2020年这三年的拿地情况。

如果连续三年拿地金额持续上涨,说明房企大概率跟随行业大势。如果连续三年拿地金额持续下降,说明房企有可能看到寒冬将至提前收缩,但也有可能是房企自身经营问题导致,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图表中看,20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在三年间拿地金额逐年递减。其中三家国央企,分别是中国中铁(5.930, 0.05, 0.85%)、华侨城和中国铁建(8.550, 0.10, 1.18%);两家民营企业,分别是中梁控股集团和雅居乐。

倘若上述五家企业是主动战略性收缩,那么在2021年之后应该有持续性、有针对性的拿地动作,毕竟土地储备是房地产开发“拿地—盖房—销售—收入”四部曲的第一步。倘若后续拿地金额仍然下降,公司经营没有向好态势,那么前三年的“收缩”很难称得上未雨绸缪,大概率和自身经营有关。

下表将五家企业单独列出,总结了这七年的拿地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国央企里面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在“三年收缩”后保持较高的拿地态势,2021年-2024年,中国铁建拿地规模基本保持在前10,中国中铁则保持在前20。至少从数据来看,这两家公司都有未雨绸缪之象。

但是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预判到风险”不是两家公司选择收缩的主因,毕竟当时整个行业都处在疯狂扩张的阶段。

张波判断有两个原因。首先,2018年-2020年是基建快速发展的阶段,基建订单增长明显,资金占用量也比较大,两家公司或许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营业务上,地产业务投入相对较小。其次,2010年,国资委对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下达“退房令”,2017年和2018年初又再次重申该条令,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虽不在其中,但或许会有意识地弱化房地产板块的布局。

相比之下华侨城显得后继无力。从华侨城A(2.480, 0.06, 2.48%)(SZ000069)发布的财报来看,2021年-2023年,公司营收逐年递减,2023年只有2021年的一半左右。归母净利润自2020年后逐年下滑,其中2022年由盈转亏,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127.66亿元和84.3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共亏损23.5亿元,亏损规模在逐渐缩小。

民营企业中梁控股集团和雅居乐基本可以判断为自身经营问题,并非战略性收缩。两家公司在拿地排行榜中的位置逐年下降,2022年之后均跌出前100。中梁控股集团(02772.HK)一度被债主提交清盘呈请,于2024年3月25日的清盘聆讯中被法院撤销;雅居乐(HK:03383)于2024年5月“爆雷”,公司发布公告称债务到期无力偿还,公司市值已从最高600亿港元跌至现在的31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恒大(3333.HK)。这家公司2018年拿地金额382亿元,恰好排在21位,同比下滑71%(2017年拿地1319亿元),堪称断崖式下跌。不过根据克而瑞数据,恒大的土地储备货值仍然在业内排第一。

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恒大在2017年提出了“低负债、低成本、低杠杆、高周转”的经营模式。在拿地方面也较为审慎,2019年和2020年中国恒大拿地437亿元和918亿元,分别排在第17位和第7位。

中国恒大在2018年-2020年销售势头都很好,2018年和2019年销售排名仅次于碧桂园和万科排在第三,2020年则超过万科排在第二,但恒大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维持在80%以上;2018年和2019年的净负债率[(有息负债 – 货币资金)÷ 净资产× 100% )]分别为151%和159%,远高于行业均值的90%,财务风险肉眼可见。只能说2017年提出的“三低一高”已经为时已晚。

最近三年谁过得相对不错?

2024年房企拿地榜和销售榜皆已公布,今年拿地金额排在前几名的公司,销售金额同样排在前几名,相对稳定。

这几家房企在2018年-2020年三年间并没有采用收缩战略,依旧逐年扩张。

其中滨江集团(8.790, 0.21, 2.45%)在2024年表现颇为显眼,成为房企拿地排行榜和销售排行榜双榜前10中唯一的民营企业。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我最满意的一年。”

在房地产行业民营企业逐渐式微的大趋势下,滨江集团步步向前。2018年滨江集团在拿地榜和销售榜中均位于30名开外,此后排名逐步上升,2024年终于进入前10。

从数据来看,滨江集团在2018年-2020年并未收缩拿地,但其拿地规模较小,三年拿地金额不及万科2018年一年的拿地金额。2021年公司选择减少拿地金额,而在2022年行业普遍减少拿地预算的时候,滨江集团则有底气选择“持平”。

滨江集团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深耕杭州市场,2023年杭州地区营收占集团总营收的65.17%,该企业也多年蝉联杭州房企销售榜第一名。戚金兴在采访中提到:“杭州的房地产政策是一步到位的……我认为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环境。”

2024年销售额超过千亿的民营企业还有龙湖集团,排在第11位。和滨江集团几年来稳步向上不同,龙湖在拿地方面一直高举高打,常年保持在第十名上下,销售方面也是同样的位置。在“碧万恒融”渐次陷入困境之后,龙湖几乎成为民营房企的领军者。

然而公司2024年的拿地规模急剧收缩,只有68亿元,排在32名。

降低地产开发业务也是龙湖自己的选择。

龙湖集团(00960.HK)2024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合约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降48.1%和37%,跌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归母净利润下滑27.2%至58.66亿元。公司董事长陈序平在业绩会上称,单一依赖地产开发的业务模式很难持续增长。龙湖一直在布局长租公寓、商业服务等赛道,降低地产开发业务大幅下行带来的风险。

再来看看央国企的表现。

拿地榜前六名除绿城中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另外五家均是国央企。六家又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一是类似龙湖的“高举高打”型,阵营成员包括中海地产、保利发展(8.450, 0.16, 1.93%)和华润置地。这三家公司一直处在拿地头部,自万科、碧桂园让出拿地榜前两名之后,三家企业也当仁不让填补了空缺。

三家公司的拿地策略也较为类似,只有2021年有变化,中海地产选择收缩,而保利发展和华润置地都选择了轻度扩张。

另外一个阵营则是类似滨江集团的“稳步上进”型,阵营成员包括绿城中国、建发房产和招商蛇口(9.830, 0.13, 1.34%)。这三家企业在2018年拿地规模并不显著,后续也不冒进,拿地“求稳”,排名逐步提升,2022年-2024年占据了四五六名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绿城中国(03800.HK)。2014年绿城经历了一系列动荡,最终中交集团以60亿港元收购宋卫平24.288%股份,成为绿城中国并列第一大股东(根据绿城2024年中报,中交集团持股比例已达到28.967%,九龙仓集团持股比例为22.973%,宋卫平持股8.665%)。经营不善加管理层变更,使得绿城在一段时间内退出了头部房企竞争。待公司缓过神来整装待发,恰好也“错过”了寒冬前夜白热化的拿地大战,重整旗鼓的绿城因祸得福,重新回到头部房企的行列。

Previous Post

影/高雄分屍案3婦人確認遇害 又比對出左營失蹤阿嬤、兇嫌大嫂

Next Post

大S骨灰放家中疑惹怒鄰居 砲轟S家人自私「無視社區住戶不安」

Next Post
大S骨灰放家中疑惹怒鄰居 砲轟S家人自私「無視社區住戶不安」

大S骨灰放家中疑惹怒鄰居 砲轟S家人自私「無視社區住戶不安」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cent Posts

  • M2008043_Mother dog holds her babies in her mouth praying for help_part2
  • M2808010 please everyone save that dog part2
  • M2808009 am so sorry God Abandoned with paralysis challi shareer distemper high fever
  • M2808008 didn expect it happened at the end Animal At Hearts part2
  • M2808007 Old Man Finds Dog Family in Snow and Brings Them to Safety dog animals Sweet memes part2

Recent Comments

No comments to show.

Archives

  • August 2025
  • July 2025
  • June 2025
  • May 2025
  • April 2025
  • March 2025
  • February 2025
  • January 2025

Categories

  • Uncategorized

© 2025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2025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